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风光:一带一路上那些国家的地理人文(套装10册)_第三章 土库曼斯坦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三章 土库曼斯坦 (第5/7页)

低调中透出庄严肃穆,是阿什哈巴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。
  ◎种马场:驰骋千年的阿哈尔捷金马
  阿哈尔捷金马位列土库曼斯坦三大国宝之首,风头和名气远大于同为国宝的土库曼阿拉拜及土库曼地毯。阿哈尔捷金马品种古老,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。中国古代史籍将其称为“汗血宝马”。
  1935年,阿哈尔捷金马从阿什哈巴德出发,经过84天,跑到4300千米之外的莫斯科。据实地测算,这种马在体能巅峰期,冲刺1千米仅需要一分钟零几秒,而素有“短跑冠军”之称的猎豹,一分钟能跑出1.6千米的成绩。论起长途跋涉,猎豹的体能就远远不如阿哈尔捷金马了。这种马耐力极强,在50摄氏度的高温下,只饮一次水即可维持一天所需。
  著名的阿哈尔捷金马和驯马人
  自古以来,阿哈尔捷金马就被土库曼斯坦视为国宝。这种马毛色纯粹,多为淡金、银白、枣红、黑色,外表神俊,性情刚烈,一旦认主终身不二。1986年,“巴黎凯旋门杯”赛马比赛的冠军桂冠被一匹阿哈尔捷金马摘取,赛后,这匹冠军马拍出5000万美元的天价。
  在阿什哈巴德市郊,矗立着一座占地超过50公顷的种马场,名为“尼亚佐夫总统种马场”。种马场内,建造了最适合阿哈尔捷金马生存的自然环境,配备有世界级先进设备和兽医实验室。这里是中亚最大的马场,也是土库曼斯坦国家赛马协会所在地。马场内,几百匹纯种阿哈尔捷金马驰骋自如,被土库曼人称为“总统马”。
  在土库曼斯坦,马匹是珍贵的伙伴,只有最要好的朋友之间,才会互相赠送马匹。阿哈尔捷金马更是珍宝中的珍宝。2002年和2006年,土库曼斯坦分别向中国领导人赠送了两匹阿哈尔捷金马,表达了中土两国之间源远流长的宝贵友谊。
  ◎独立纪念碑:国富民强的象征
  独立纪念碑位于阿什哈巴德市独立公园的中轴线上,高118米,是阿什哈巴德市的地标性建筑物。独立纪念碑分为上、下两部分。下部底座为实心的半球建筑,形状和传统的土库曼斯坦毡帐类似。五条半弧形支撑骨架紧紧依附在半球形建筑外,代表了土库曼斯坦的五个州。上部建筑是一根冲天而立的柱体,顶端雕塑为立体的新月抱五星,雕塑通体镀金,在骄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。
  独立纪念碑的选址和高度暗藏玄机。它位于独立公园的中轴线上,隐喻着土库曼斯坦永久中立的态度。上部建筑高91米,下部建筑高27米,喻示着土库曼斯坦国家独立的日子:1991年10月27日。
  在土库曼斯坦,每到国家独立日(10月27日)和中立日(12月12日),政府均会在阿什哈巴德市独立公园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,人们换上传统服饰,载歌载舞,庆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。
  独立纪念碑
  人工奇观卡拉库姆运河
  土库曼斯坦干燥炎热,水源稀缺。在夏季,地表的许多河流会蒸发成干裂的河床。尤其在西部和中部地区,几乎没有河流的存在,给居民的正常用水带来极大不便,同时也阻碍了当地农牧业的发展。1950年起,卡拉库姆运河正式开工。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,运河工程终于圆满完工。卡拉库姆运河灌溉通航两相宜,流域长度约1400千米,贯穿土库曼斯坦全境,工程之浩大,影响之深远,堪称人力战胜自然的奇观。
  ◎三度施工,历时数十载
  卡拉库姆运河的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。20世纪50年代,苏联提出兴建“土库曼大运河”的规划。规划中,这条大运河利用干涸已久的乌兹博伊古河道,从阿姆河引流,通向如今的土库曼巴希市。当时,这个工程被称为“斯大林世纪工程”,运河一旦开凿成功,将极大缓解土库曼斯坦农牧业及居民用水匮乏的局面。可惜的是,工程随着斯大林的逝世而中断。
  1954年,土库曼运河计划重新被提上日程,运河名称改为“列宁大运河”。这一次工程进展较快,到了1959年,一期长达400千米的工程已正式完工,灌溉土地面积达10万公顷。次年,二期工程完工,同时建成哈乌兹汗水库。1967年,三期工程完工,运河直通吉奥克杰佩市。
  卡拉库姆运河和哈乌兹汗水库
  1971年,运河第四期直到1988年,整个卡拉库姆大运河工程全部完工。1991年,土库曼斯坦独立后,又在卡拉库姆大运河源头修建了泽伊特大水库。引自阿姆河的水流经水库沉淀和澄清后,再流入大运河。
  工程开工建设,并于1973年建成科佩特大坝和科佩特水库。第四期工程将运河水导向三个方向。从别列克特市开始,一股流向西南部的阿特拉克,一股流向巴尔坎纳巴德。巴尔坎纳巴德至巴希市之间,以管道代替地上河道,将运河水引入巴希市。
  卡拉库姆运河风光
  ◎“绿梦”成真,造福百万人
  对居于沙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