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独生子女生存指南_第92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92节 (第2/2页)

发殆尽。
  去学校报道那一天,陈兰和储标恰好都没空。他们托了储林送我去高中。因为是第一次离家住宿,要带的东西很多。储林开着他的建设牌摩托车,拖着我一路浩浩荡荡的到地铁站,再换乘地铁去学校。
  我跟叔叔的关系当然没有储盛跟他的亲,但是相近血缘的关系,总是会带给我们一些不需要费心苦找,也能自然挑起话题的能力。
  比如我很早就发现,我叔叔也是个说话没正形的人。
  冷气开足的地铁让人群的拥挤变得没有像公交车那么讨人厌。地铁到站,有一部分人下去了,储林护着他身前的一个空位大声招呼我过去。
  这个时侯其实就会觉得奇怪。
  一种陌生却暖人的奇怪。
  是亲人之间的爱。
  过去这些年,陈兰在我爸爸这面上的事情虽然最终选择了表面上偃旗息鼓。但是每当有机会,她还是会向我们抱怨,甚至也算得上是一种灌输。
  我们一家人的人生,因为储林而牺牲巨大。
  储标当然也知道陈兰的抱怨。但是他几乎很少正面反驳,都是事后静静跟我们分析。
  我明白这是一场拉锯战。我并不想要去谅解任何一方,因为觉得疲惫,也深深觉得这是我能力以外的事情。
  被迫站队,进退两难的时侯,当然也很多。
  我显然没有储盛聪明。也没有他见风使陀的本领。
  他三两句表忠心的话,就能将陈兰几乎哄得气顺一半。
  但是我不行。我很固执。我的固执也伤到了我妈妈的心。
  我也因此苦恼过。却始终找不出太好的解决方法。
  我明白从容一直是一种太美好的东西。
  她是一种明白了所有一切,却依然对所有怀抱期待的气质。
  就像我明白了自己不是被偏爱的那一个,但依然还是有热爱和拥抱的信念。因为本身选择去爱,就是一种幸福。
  我考上了全市前三的市重点。
  这便是我尝试努力爱自己的证明。
  *
  学校寝室是六人间,只住了三个人。
  储林将我送到寝室。一路上对我们学校赞不绝口。崇南是前年新迁的校区,我从校门一路进来粗略地逛了一圈。的确,从室内体育馆到湖边艺术大楼,甚至还有室外网球场,这硬件设施几乎可以说是应有尽有。
  校门进来右手边是三排整齐划一的教学楼,砖粉色漆过的簇新的墙面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线。教学楼后面就是行政楼。
  行政楼是整个校区唯一一栋以暗色调,灰色作为主调的大楼。一眼看上去,就知道与众不同。
  从行政楼往北,有一条顺着东西方向横卧的人工河。
  河面看着两三米宽。
  河上跨着两座石灰白的雕花石桥。路过的时侯,我粗粗研究过桥身上的花纹。太抽象,没看出个所以然来。
  桥上下来,沿着校园大道,再一路向北走,就是学校的生活区。除了基本的寝室楼和食堂外,还有篮球场,足球场,甚至还有网球场。
  这对于我这么一个几年都没踏进过市区一次的土包子来说,实在是太幸福了。
  就是不读书,在这里鬼混三年好像也很不错。
  室友都还是第一次见,大家都比较拘谨。除了其中一个在我叔叔离开后,过来问了我一句。
  “你爸爸还挺年轻的。”
  我微笑否认。
  “他是我叔叔。”
  *
  分班在第一次报道的时侯就已经完成。高一新生一共十六个班级,其中四个重点班。分班考试是七月下旬的事了,我因为入学考试成绩不错,也收到了邀请去参加。不过当时没心都已经野了一半,没太把这件事放心上,随便蒙了一圈。
  我被分在高一一班。
  下发的通知上写了今天下午一点在各自的班级集合,班主任召开一个简短的班会。
  崇南的教学楼是按年级划分。每个年级一栋楼。高一在第一栋楼。每层楼有五个教室。但只安排了四个班级。
  应该是为了保障全部四个重点班能聚在同一层。
  高一一班在一楼的最西边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