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493节 (第1/2页)
陈汉升一边吃着面条,一边嘀嘀咕咕和陈兆军抱怨。 陈兆军干笑两声,看了一眼老婆不敢接话。 “你喜欢哪家就去啊,马路上随便认个妈,总之我又没拦着。” 梁美娟冷哼一声,用竹筷把盘子里的鸡腿肉翻出来,不过她也不吃,老陈也不吃,留给谁的不言而喻。 “嘿嘿,我们家也是重男轻女,不过是对男的重拳出击,对女的轻声细语。” 陈汉升贫着嘴,夹起鸡腿肉吃起来。 他们家倒不是买不起鸡肉,只是老陈两口子习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儿子,看到陈汉升狼吞虎咽的样子,梁美娟刚才的郁闷也不知不觉消散了。 这儿子虽然不听话,不过生龙活虎的,梁美娟心里很满足,自己只是普通人,根本不期待大富大贵,一家三口能这样吃饭就挺好。 陈汉升三两口解决午饭,马上就去客厅看电视,梁美娟又忍不住了,皱着眉头大声喊道:“你披一件棉袄行不行,这几天都是零度,要是大年初一咳嗽感冒,看我怎么骂你!” 说来也怪,明明梁美娟是担忧陈汉升受凉,不过一开口语气就有点“变味”了,好像很多父母和儿女之间的隔阂都是因此而起。 父母明明是关心,结果表达时就变成了责骂,陈汉升也很无奈,这才一顿饭的功夫,他突然想念宿舍和傻吊室友了。 “离开学还有二十多天时间,我滴妈呀。” 陈汉升叹一口气,尤其下午的时候,翻遍电视都觉得没有什么好看的节目,回到卧室看着满柜子的漫画书也觉得没什么意义。 以前读高中的时候,课程紧张,压力又大,偏要偷摸挤出看《七龙珠》的时间,时时刻刻还得防备梁太后的查岗,不过那会就觉得好看。 现在时间宽松,亲妈也不管了,反而觉得这些漫画索然无味。 陈汉升有些烦躁的站在窗户面前,小区里到处张灯结彩,一群小孩子嘻嘻哈哈的放着鞭炮,那些熟悉的邻居阿姨又习惯性的在楼下寒暄,一派热闹的春节气息。 “哎,这就是寒假生活啊,枯燥而无味。” 大学生们放假前多兴奋,放假时就有多无聊,每天睁眼第一件事不是起床,而是想着要不要再睡一会,不然如何熬过这样的一天。 好在陈汉升有车有钱,父母下午上班以后,陈汉升换好衣服,考虑是去打台球,还是找萧容鱼,或者去网吧打游戏。 家里也有电脑,不过陈汉升觉得太冷清了,网吧里更有氛围。 路虎车旁边站着好几个邻居,陈汉升笑嘻嘻的叫着各种称呼,阿姨们都客气的回应,还有好几个邀请陈汉升去家里玩。 不过等着陈汉升开车离开后,这些八卦的婶婶们又开始了。 “汉升现在是有钱啦,之前是夏利,现在又换了这辆大车,看着和坦克似的,倒是很搭配他混不吝的性子。” “我上次劝梁美娟不要再工作,安心在家享福吧,美娟说习惯了,在家里每天面对陈兆军,说不定要吵架离婚。” “老陈那么好一个男人,梁美娟哪里能舍得,不过现在退休也真的没事做啊,除非汉升结婚有小孩了。” ...... 陈汉升大概能猜到邻居们的聊天内容,小地方妇女都这样,坏心思没有,就是啰嗦的很。 他先来到台球厅,结果还碰到了张卫雨和一帮混子流氓。 张卫雨在港城的混混圈子里绰号“压矛”,沉稳冷静,又能打架,很多精神小伙都服气他。 不过那又怎么样呢,他在新世纪电子厂里就是个小保安,随便一个后勤主管都能训斥他不敢抬头。 如果张卫雨装逼告诉人家自己叫“压矛”,说不定还得多挨上两个耳光。 这就是社会现实啊,就好像财大有个很厉害的学姐,毕业前的口号是“进大企业、留大城市、买大房子”,这样才能符合她在学生会里的地位。 不过毕业后,这个学姐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“咱们公司买社保吗?” 所以,张卫雨对陈汉升是真的佩服。 在混混圈子里牛逼算啥啊,陈汉升那才叫牛逼,在新世纪里混的如鱼得水,还有明明破产了,居然闷了吧唧换辆快100万的路虎,也不知道这钱哪里来的。 “陈总来打球啊?” 张卫雨递了一根杆子给陈汉升。 “昂。” 陈汉升也不废话,摆好白球邀请道:“打几杆?” “好嘞。” 张卫雨搓了搓手,陈汉升读书时就经常来这些场合打台球的,自己是根本不敢放水。 “呯,呯,呯......” 两人都是势大力沉的猛路子,一般民间打台球都是这样的,信奉“大力出奇迹”,张卫雨这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