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风光:一带一路上那些国家的地理人文(套装10册)_第二章 乌兹别克斯坦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章 乌兹别克斯坦 (第8/13页)

伊斯梅尔萨曼王陵,通常简称为萨曼大帝陵墓。
  王陵极尽奢华,建筑工艺较之以前有了很大进步,墙砖由普通土制砖块改为火烧砖,大大增加了建筑的坚固性。据说,将墙砖黏结在一起的浆液是用骆驼奶调制而成。陵墓形状方正,主体建筑为长方体,上有大型圆形拱顶。在长方体四角位置,立有四个相同大小的小型圆形拱顶。经过工匠的巧手搭砌,陵墓的墙砖凹凸有别,拼成各种精巧图案。图案栩栩如生,与陵墓浑然一体,展现着出类拔萃的古代建筑艺术。
  伊斯梅尔萨曼王陵
  萨曼大帝陵墓在布哈拉人心中有着重要地位。成吉思汗大军攻城之际,为保护王陵不受践踏,当地居民用大量黄土盖住王陵,将它变成毫不起眼的土丘,从而躲过一劫。“二战”后,曾有钦慕王陵建筑艺术的外国人试图买下陵墓,想要把它拆解后运往私人庄园复原,遭到守墓人的严词拒绝。守墓人表示,即便全世界金钱堆积在面前,也不能买去萨曼大帝王陵的一块土砖。
  在一代又一代布哈拉居民的精心保护下,萨曼大帝王陵保存完好,成为游客必游之地。
  ◎米尔阿拉伯经学院
  作为伊斯兰教圣地,布哈拉古城的经学院举世闻名。在中亚地区,库克尔达经学院是规模最大的经学院,它和米尔阿拉伯经学院一起,承担起传播阿拉伯文、伊斯兰律法和《古兰经》的学术活动。即便在战火蔓延的时期,经学院也从未向莘莘学子和伊斯兰教徒关上大门。在这里,伊斯兰信徒们可以专心研习伊斯兰教义,不受外务干扰。
  卡梁宣礼塔是布哈拉最高的建筑物,从很远的地方就能望到,曾经是疲惫的沙漠旅行者的灯塔。
  米尔阿拉伯经学院建于16世纪,构造精巧细致,是布哈拉重要的传教及教学机构。如今,米尔阿拉伯经学院并未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。它仍和几百年前一样,采用封闭式教学模式,游人只能在墙外遥想它的风姿。
  ◎卡梁清真寺
  布哈拉古城的清真寺很多,最具代表性的非卡梁清真寺莫属。公元12世纪初,喀喇汗王朝的阿尔斯兰汗为宣扬伊斯兰教的尊崇地位,巩固王朝的统治,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卡梁清真寺及宣礼塔。
  卡梁宣礼塔近50米的高度,让它在承担了“宣礼”功能外,还被当作莽莽大漠中的灯塔。宣礼塔顶端的灯火常年不灭,为沙漠商旅指引着方向。
  美轮美奂的撒马尔罕古城
  公元前4世纪,当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率领铁蹄部队进入撒马尔罕时,曾赞叹道:“我所听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,只是,撒马尔罕比我想象中更为壮观。”撒马尔罕素有“中亚的雅典”之称。2500年以来,印度、波斯、突厥、中国等国家都曾在此留下足迹,同时留下的还有灿烂的精神财富。这使撒马尔罕成为公认的“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”。诸多古文明交融碰撞,经过历史更迭和岁月发酵,汇集成美轮美奂的撒马尔罕古城胜景。
  撒马尔罕绘画
  撒马尔罕是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第二大城市,撒马尔罕州首府,是乌总统卡里莫夫的故乡,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。
  ◎阿弗拉西阿勃博物馆:模糊的文化界限
  和布哈拉古城原址重建的形式不同,撒马尔罕古城的历代统治者总是将之前的建筑弃置不理,选定另一地点大兴土木,开创崭新的建筑格局。根据时代的不同,整座撒马尔罕古城可分为三个主要区域:“阿弗拉西阿勃遗址”(即花剌子模帝国都城)、“帖木儿时期建成区”及“沙俄一苏联建成区”。
  进入阿弗拉西阿勃博物馆,如同踏入千年之前时光隧道。现存7世纪的壁画中,有驰骋疆场的武士,也有骆驼成群的商队,有身穿汉唐服饰的使者,也有缓弹琵琶的艺女。一幅幅笔触生动、色彩温润的壁画,生动再现了当时撒马尔罕古城经济、军事、文化的极高成就。细细赏鉴,不难看出,这些壁画中有中国敦煌壁画的笔法和主题,也有波斯萨珊王朝的典故和纹样,是古撒马尔罕各文明交融的有力凭证。
  据考证,在帖木儿帝国叱咤中亚草原之前,撒马尔罕先后经历过粟特人、康居国、贵霜帝国、嚈哒汗国(又称白匈奴,大月氏人后裔)、波斯萨珊帝国、阿拉伯帝国、大唐帝国、花剌子模帝国、蒙古帝国等政权的统治,创造了数不清的文明瑰宝。10世纪时,波斯地理学家伊本·胡尔达兹比赫在其著作《道里邦国志》中,称颂撒马尔罕“她的宫殿如繁星,她的河流似银河,她的城垣若太阳……”可见当时撒马尔罕古城的富饶繁荣。
  ◎列吉斯坦神学院:古伊斯兰文明之魂
  “帖木儿时期建成区”是撒马尔罕古城三大区域中保存最为完好、规模最大的区域。列吉斯坦广场是该区域,也是撒马尔罕古城的中心。这里矗立着三座规模宏大的神学院,由于建成年代的不同,三座神学院呈现出三种风格。
  季里亚卡利神学院位于建筑群中央,和大多伊斯兰建筑内部的青蓝色穹顶不同,季里亚卡利神学院大厅内的穹顶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金箔,在灯下闪烁着金灿灿的光芒,耀眼生花。这座神学院建于撒马尔罕全盛时代的17世纪,室内室外的装饰富丽堂皇,彰显出华贵雍容的宏大气派。
  居于左首的是兀鲁伯神学院,也是三座神学院中最古老的神学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